上一页 | 1 |
/1页
go

主题:记忆中的山西南路

发表于2014-07-01

 

山西南路从宁波路至北京东路,大多数都是二层砖木结构低矮沿街房屋。

这些立柱砖木结构沿街联体房屋,每个门号为一个单元,单开间门面,一上一下二层,并附带有一个老虎窗的三层搁。这些沿街房屋,建造年代档案不复存在,据有关专业人员考证,这些建筑一般建于清代中末期。民国初期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,山西南路有了一条近代早期的石库门弄堂,叫做种德里,后沿街坐西朝东又耸立起了一座四层楼高,钢筋混泥土结构建筑,后来被街坊四邻称作五号大楼。这些建筑建造年代档案,七十年代中期,还可以从原市房地局档案库调阅。

至五六十年代,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,沿街的商业网点调整撤并,过去开店门面不少改为店家业主的住房,尽管这样,从宁波路至北京东路,北端的山西南路这段不长街区,还保持着都市老街的风貌。改革开放新历史时期,北京东路与山西南路相交地块,因地方区属经济发展需要,政府投资拆除了叫种德里这条弄堂,原址上新建造了一座物贸大楼。从那时起,山西南路从宁波路至北京东路这一段,街区街貌建筑轮廓线,才开始发生了稍大的变化。

我在这条街上出生长大,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搬离。历经变迁,多少年过去,最早老的一代年事已高,去世的去世,五十年代出生一代,也年至五六十岁了,搬离的搬离,现在只有为数不多原住的居民的后代,有的第二代,有的第三代,生活居住在那里。世是人非,唯一还值得快慰的,从宁波路至北京东路,走过路过还能在记忆中,寻找出往日留下的那些历史痕迹,还有难以忘怀的幼年、童年和青少年。

新源森糖果店,已经拆除很多年了。地处山西南路和北京东路相交转弯角,朝北京东路二开间门面,莅临山西南路,也是二开间面门,合计店堂面积有五六十平方,现在这样大小营业场地面积,不足为大,解放前已经有了这家糖果店,在那个年代直至解放后,我还在童年时,我所见街上像新源森这样偌大面积的糖果店,很罕见很稀奇。记得最早父母亲给了零钱,拿着几分钱自己去新源森买糖果,留下的记忆买的最多是粽子糖。

后来上小学了。有时经过那里,因为上学了,学校老师教育,上课不能带零食,很长时间不去这家糖果店买粽子糖了。没过一二年,自己长大了一些,突然发现有零钱,再去这家糖果店,买粽子糖和其他糖果一样,要凭票(糖果票)才能购买。后来又知道,因为国家遇到了自然灾害,为保证大城市粮食、农副产品和日常生活用品,对每家每户根据人口多少,实行按户按人口计划供应。

粽子糖需凭票供应,不能用自己零钱买了,不过家里有分配发给的购买食用糖和糖果的票证券。尽管家里经济不宽裕,但是由于配给供应,放弃可惜,母亲还是千方百计去将配给的食用糖和糖果买回来。当时邻里很多人家都是这样。凭票买糖果去的多的商店,是离家不远的上海第一食品商店。那里凭票供应的可供选择糖果品种,比新源森配置的多,所以后来买糖果,不去新源森糖果店了。只是用糖票买平时烧菜用的食用糖,去新源森糖果店买。端午节吃粽子,买米白糖,其他一般商店没有,新源森糖果店总有。

儿童时代,天真烂漫,留下的总是快乐的记忆。粮食、农副产品市场供应紧张,一家人家儿女多,长身体时期很能吃,开始觉得什么叫肚子饿了,不过有糖果吃,还是很高兴。大白兔奶糖,那时市场上已经有了,甜甜的又有着奶油味,成为那时最受市民欢迎的糖果品种。不知从何时起,街坊邻居中,直至学校同学之间,大家开始喜爱集糖纸头。一张张小小糖纸头,因不同图案设计和纸张材质,形成不同价位,并以此作为筹码,互相交换,乐此不彼,其乐无穷。

后来又长大了,记得再去新源森糖果店,经常去那里买冷饮棒冰多些。那时街头其他不多,到了炎热夏天,沿街叫卖光明牌赤头棒冰,一拨去了又来一拨。有时错过了沿街叫卖冷饮棒冰的,走不远就会去新源森糖果店。那里有很规制的大冰箱,里面有光明牌各种味道的棒冰和雪糕,还有一块块大小不一的光明牌冰砖。有时遇巧,原来4分钱一根的光明牌棒冰,只是断裂了叫做断棒冰,沿街叫卖的要2分钱一根,新源森派头大,34根一起去,处理价只要四五分钱。

最难忘的是童年。人的童年,又是过得很快。很多年过去了,回想起山西南路老房子,童年时快乐情景就会呈现在眼前。新源森糖果店拆除,已经有二十几年,那天,我去山西南路老房子,所见熟人不多,与人说起以前在北京东路路口,有家不小的名叫新源森糖果店。听我说话的人,实际上比我最小妹妹没有小几岁,他的祖父和父母,很早就住在我家老房子隔壁,他竟然说他不知道。一代人是一代人,历史不能再现,只能留在一代人的记忆中。

不尽长江东流去,变与不变,世界永远存在着。水长流、永向前,我思故我在,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山西南路度过的童年最难忘。

发表于2014-07-07

过去到现在,山西南路都是市中心的繁华地带 

上一页 | 1 |
/1页
go